7月13日上午,深圳市第十三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3年深圳技能大赛——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工匠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顺利开赛,来自青岛港、宁波港、广西北部湾港、厦门港和深圳港等港口的62名选手参与竞逐。
(合影)
竞赛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盐田区人力资源局、深圳市盐田区总工会、深圳市盐田区人才工作局、深圳港口协会、深圳市交通运输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赤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深圳大铲湾现代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海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赛场图片)
“工匠之星”可申报“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本次“工匠之星”竞赛面向全国邀请选手参赛,经过市内外各港口选拔推荐,来自青岛港、宁波港、广西北部湾港、厦门港和深圳港等港口的62名选手参加本次竞赛决赛,比赛持续2天时间,并将于14日下午举行闭幕式暨表彰会议。
据介绍,在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工匠之星”职业技能竞赛环节,选手们将通过操作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进行车架放/取箱、高脚杯叠放、精准叠箱等竞赛内容,主要考核选手对窄小空间位置的判断、车架上放/取箱的精准度和轻盈度、叠箱的精准度、微控及位置判断、操作效率等技能水平,项目设置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性与观赏性。
本次竞赛采用红外线自动考评系统进行考核,减少人工裁判可能存在的主观因素,确保竞赛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选手竞赛图片)
(领导及嘉宾对竞赛进行观摩指导图片)
竞赛第一名选手将获得“工匠之星”荣誉称号,符合条件可按程序申报“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优胜选手可获得“深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市级一二三等奖及奖金奖励,第一名奖金高达10万元;获胜选手符合盐田区人才政策要求的可享受相应区级配套奖金、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奖励与服务。
(决赛现场图片)
夯实深圳制造强市高技能人才基础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本次竞赛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制造业当家”等重大战略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当前,深圳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陆续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港口与航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此次竞赛的举行,对于深圳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为制造强市夯实创新支撑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盐田打造港口物流高技能人才高地
作为本次竞赛的承办地,盐田区高度重视人才服务工作,围绕“产业兴盐”“创新驱动”中心工作,始终致力构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整合全区优质服务资源,创新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精准服务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针对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盐田区今年重点开展来深建设者综合素质提升、重点行业职业技能专项提升、人力资源大讲堂等公益性培训活动,通过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盐田区今年已陆续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物流行业技能提升专项培训等培训活动28场,累计培训1125人次,服务盐田港集团、百泰珠宝、安科讯、中通物流、华讯物流等重点企业,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盐田区是港口大区,其中,盐田港作为世界级港口盐田港,吞吐量占深圳港50%以上。根据规划,盐田将探索港产城融合新模式,培育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发展离岸贸易业务,构筑港口经济产业生态圈,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盐田区结合产业结构实际,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黄金珠宝、港口物流等支柱产业打造成技能人才、工匠人才集聚平台,重点突出对高技能人才的扶持。
此次深圳市第十三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3年深圳技能大赛——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工匠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的举行,正是盐田区依据自身实际,在人才评价、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务实举措。